9月19日下午创赢策略,淮北市濉溪县老年大学礼堂内歌声飞扬、掌声雷动,由中共濉溪县委宣传部(文明办)、县文化旅游体育局、县农业农村局主办,县融媒体、县文化馆承办的“我的村我的歌——濉溪县首届村歌发布展演”活动在此温情启幕。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秀芳、县政协副主席郑林等领导莅临现场,与各村镇村民代表共同见证这场乡村音乐盛宴,并为12个村庄颁发荣誉证书。
“我的村我的歌——濉溪县首届村歌发布展演”活动现场创赢策略。濉溪县文化馆供图
“村歌”是表达村史、村风和村情的艺术形式,属于借景抒情的乡村“根脉文化”,而濉溪县打造村歌文化,正是讲述濉溪故事、凝聚乡村振兴力量的重要载体。本次展演不仅有反映乡村生活、乡村非遗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歌曲,还有以红色记忆为背景的“村歌”、叙事维度丰富的“地域歌曲”,为推动当地旅游业注入了强劲动力。这里的每一首歌都像一扇窗,从中看到了濉溪乡村振兴的蓬勃气象。
展开剩余64%“我的村我的歌——濉溪县首届村歌发布展演”活动现场。濉溪县文化馆供图
活动现场,共有来自12个省级和美乡村的优秀村歌作品进行展示。展演伊始,先由村民代表宣读发布词,随后该村进行表演。随着黄新庄村选送的《幸福日子踏歌来》的激昂旋律响起,演出正式拉开序幕。舞台上,歌手们身着盛装,用质朴的歌声和饱满的热情,唱出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。南坪村《我的家乡我的歌》以厚重的红色记忆为底色,再现了“淮海战役”中英勇歼敌的壮烈场景;“家家桃李花千树,户户红灯映小楼”,乡村振兴势头正好,庙前村《乡村振兴路上走》的激昂旋律,将演出推向高潮……12个村庄的原创村歌轮番登场,或激昂,或温婉,将乡村历史、红色记忆与致富故事娓娓道来,引发观众强烈共鸣。最后,活动在全体人员齐唱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的歌声中圆满落幕。
颁奖仪式。濉溪县文化馆供图
“感谢活动的举办、感谢词曲作者,咱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歌。”参演村民的感慨,道出了众多乡亲的心声。
作为响应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村歌创作部署的实践成果,接到这项任务后,濉溪县文化馆馆长李俊民带队深入村落,挖掘各村红色记忆、产业特色与民俗风情,并邀请音乐专家作词谱曲,兼顾乡韵与艺术性。以每周下乡指导村民演唱、编排舞蹈的工作频率,让村民从“旁观者” 变为 “主角”。濉溪县历时五月深耕,让12个省级和美乡村拥有专属村歌,以文艺之力激活乡村文化。其中,《幸福日子踏歌来》更入选“2025年安徽省‘四季村歌’优秀作品展演”,作为省展压轴节目赢得满堂彩,成为濉溪村歌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“让文化力量深深扎根于咱们的乡镇,使听众在熟悉的家乡味儿中体验到心灵共鸣的触动,是我的初衷。”李俊民如是说。
“我的村我的歌——濉溪县首届村歌发布展演”活动现场。濉溪县文化馆供图
此次展演既是音乐盛宴,更是濉溪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。近年来,濉溪县以文化为引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通过培育文明乡风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、打造文旅品牌创赢策略,激活乡村发展活力。未来,该县将继续深化村歌创作传播,推动 “村歌+” 融合发展,计划五年实现213个行政村 “村村有村歌,村村有歌唱”,让乡土歌声飞越田野、传向远方,讲好濉溪故事。(杨雅婷)
发布于:北京市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